星际旅行 这部电影 现在出了多少部啊?
《星际迷航》系列电影一共有十三部。《星际迷航》系列电影十三部都由派拉蒙影业公司制作。第一部是《星际迷航:无限太空》,在1979年上映。威廉.夏特纳的寇克船长形象以及伦纳德·尼莫伊扮演的史波克形象也是第一次出现在大荧幕上,广受观众们的喜欢。史波克的形象也成为极为经典的荧幕形象。在1979年的当时就能做出这样的科幻电影确实是令人不敢相信的。第二部是1982年上映的《星际迷航2:可汗怒吼》。这部片子的故事情节相比较于第一部来说更加合理,并且导演也为结局赋予了一定的意义。1984年上映的《星际旅行3:石破天惊》继续了上一部的剧情,在第二部和可汗大战之后史波克受伤去世,但是寇克船长却必须要找到他的尸体并且带回他的星球才能使史波克灵魂得到安息,于是寇克船长又开始他的冒险。《星际旅行4:拯救未来》在1986年上映,这部电影是星际迷航系列中娱乐性最强的一部,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星际旅行5:终极先锋》在1989年上映,是由饰演寇克船长的威廉.夏特纳执导,也是他导演的第一部作品,这部作品反响并不是很好,空有大场面剧情很空,相较于该系列的其他影片略有逊色。《星际旅行6:未来之城》在1991年上映,该片主要是以银河系为故事发生的背景讲述的关于政治协商反对战争的题材。《星际旅行7:斗转星移》于1994年正式上映,这一部开启了一个新的系列“下一代”。在这一部中,前六部的主要演员都退出了电影的拍摄,不过还是承接着之前的故事又展开了新的故事。但是很多之前的影迷都不太能够接受这一波的演员大换血。《星际旅行8:第一类接触》是首部完全没有之前的演员参与的系列电影,但是这一部的特效相较于之前的作品有了明显得进步,并且在剧情上才去了穿越的题材,新颖且足够精彩。《星际旅行9:起义》上映于1998年,但是这一部的特效却没有跟得上时代,不算太过精良。《星际旅行10:复仇女神》上映于2002年,是“下一代”系列的最后一部,也是票房和评价最差的一部,被吐槽的最厉害的主要原因是剧情和特效都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逻辑上也有很多漏洞。《星际迷航》是在2009重启上映的,改变之后开启了一个新的系列“开尔文时间线”,这一部是改变之后的第一部电影,也是该系列的第十一部。新的主角也给星际迷航系列带来了新的改变。《星际迷航2:暗黑无界》上映于2013年,在这一部中好像动作片的东西多于科幻,好像有点脱离星际迷航原来的主题。星际迷航系列的第十三部《星际迷航3:超越星辰》在被2016年上映。很难想像一个系列的电影可以一直续拍37年,即使中间会有几部质量不是很好,但是星际迷航系列电影的大体评价都还可以也是很不容易了。
星际旅行的译名变迁
英文原名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常见译名字幕组译名本文采用官方译名本文采用官方译名本文采用Star Trek星际旅行星际争霸战星舰迷航记星舰奇航记星空奇遇记电视剧The Original Series无初代星际争霸战星空奇遇记星际争霸战The Animated Series星际旅行动画系列?动画版?动画版The Next Generation无下一代银河飞龙新星空奇遇记银河飞龙Deep Space Nine无深空九号银河前哨?银河前哨Voyager无航海家号重返地球?重返地球Enterprise无进取号星舰前传?星舰前传电影The Motion Picture无限太空无限太空无限太空星舰迷航记星空奇遇记星舰迷航记Wrath of Khan可汗怒吼可汗之怒可汗怒吼星战大怒吼大汗的忿怒The Search for Spock石破天惊寻找史波克石破天惊魔宫龙虎斗The Voyage Home抢救未来抢救未来抢救未来回到地球Final Frontier终极先锋终极先锋终极先锋最后战线The Undiscovered Country未来之战未知领域未来之城迈入未来未来之城Generations星空奇兵日换星移日换星移星空奇兵First Contact战斗巡航第一次接触第一类接触战斗巡航星空第一击Insurrection星空反击起义星际叛变星空反攻Nemesis复仇女神星战启示录星舰名称Enterprise进取号企业号企业号(电影版)冒险号(电视版)企业号注: 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星际旅行》的动画系列曾在中国大陆的一些地方台播放过。当时“Star Trek”被翻译成了“星际旅行”,“Enterprise”(星舰名)被翻译成为“进取号”。 1980年中国大陆新华出版社出版的罗登贝利所著电影《无限太空》的小说时,采用了《星际旅行》作为书籍的名称。该书的统一书号为10203.009,翻译者为星文。 《星际旅行》其余的电视剧集,并未在中国大陆正式播映过。但从2005年开始,先后有SGT与幻翔两个字幕组,以P2P的方式陆续地发布了《星际旅行》的各个电视剧,并采用了与港台不同的名称。 过去在台湾并未针对星际旅行系列取总名,因而随电视剧、电影不同各有称呼。传统上以星舰迷航为主要总名代称,使用人数最多;然而易与此名出处——第一部系列电影《星际旅行》发生混淆。1990年以后,各有影迷提出“Star Trek”总名的译称,包括有星舰奇航记(叶李华、吕坚平于《幻象》杂志(1990年)首次提案)、星际奇旅等,而重返地球被译为星际争霸战之重返地球。 香港的电视台在1970年代播映《Star Trek》的原初系列时,曾取中文名为《星空奇遇记》;香港在1993年6月播映续集《Star Trek: The Next Generation》。香港的影视店呈交香港立法会贸易及工业事务委员会的政府文件内也称为“‘星空奇遇记’系列”。 在霍金科普作品《果壳中的宇宙》的简体中文版中,Star Trek被译作“星际航行”;Data被译作“戴塔舰长”。译者将“探索”(explorer)一词误认为星舰名,译作“探索号”。